网站首页
手机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更新时间:2024-01-20 21:15:57作者:佚名

    1.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确定哪些物质参与反应以及反应后生成哪些物质。

    2. 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下方列出每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数量。

    3. 寻找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公倍数:找到每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

    4. 配平化学方程式:根据最小公倍数,为每种原子选择适当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数量相等。

    5. 检查:检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以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为例:

    1.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t 反应物:Fe + O2

    t 生成物:Fe3O4

    2. 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t 铁(Fe):反应前1个,反应后3个

    t 氧(O):反应前2个,反应后4个

    3. 寻找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公倍数:

    t 对于铁原子,最小公倍数是3;

    t 对于氧原子,最小公倍数是4。

    4. 配平化学方程式:

    t 根据最小公倍数,为铁原子选择系数3,为氧原子选择系数4。

    t 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Fe + 4O2 → Fe3O4。

    5. 检查:检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确认左右两边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一、配平原则

    (1)反应式的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一定要相同。

    (2)反应式的左右两边的每个分子内的原子个数一定要相等,但分子的数目可能不相等。

二、配平方法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初中阶段主要有:奇数配偶法、归一法、最小公倍数法等。

    (一)奇数配偶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进行配平,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效数字的奇偶性来配平的。配平过程中要保持化学式中有效数字的奇偶性相同,在进行配平的同时,要巧妙运用“1”的妙用,使等号两边的数字相等。

    (二)归一法

    找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三)最小公倍数法

    采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所选择体系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和最好相等,若不相等则其最小公倍数最容易求得,并按照这一最小公倍数配置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若所得化学式的系数其和等于所选择体系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和,所得结果即为所求,若都不等,则最小公倍数较小,最容易求得,并按照这一最小公倍数而配置其他化学式前的系数由此最小公倍数配平法,也称为求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的解题步骤为:若A的最小公倍数为m,B的最小公倍数为,则A和B组成的化合物C的系数为=GCD(m、),C物质的质量为(ag×)÷m×1000或(bg×)÷×1000。

三、配平步骤

    (一)由观察分析该反应入手。包括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观察分析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由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再由观察分析其余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方程式。切记在方程式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的计量系数必须相等。若反应物中某元素只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而生成物中不再存在该元素时,则在确定它最后存在的化学物质的计量数之后,遵循先发生氧化(或还原)再书写燃烧产物的原则书写中间产物;反之亦然。直到将整个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左右两边各自原子个数配平为止。但须注意两点:一是燃烧产物就是指化合价降低后的稳定物质;二是某一元素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应以“正交原则”来配平。即某一元素在某一反应中有多种价态时,应取其最高价态的物质来考虑书写化学方程式;反之亦然。该原则也适用于书写离子方程式。最后对整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进行检验、核对。如某一元素在某一物质中的化合价是否确定是最高价态或态;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配平;物质的分子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等。

(二)由部分到整体来逐步完成配平过程。即在氧化—还原方程式中首先把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物质写出来,再利用得失电子相等的原理和物质中的成键元素原子的守恒规律逐个将未确定的物质写出,即可得到一个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完整的科学结论来。以A原子在左、右两侧出现的次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之和最好(如同有机反应的逐步书写那样)。一般是:第一个化合物的一个原子到第二个化合物中若干个原子再增减若干个原子到第三个化合物的一个原子。即中间产物最好在第一个物质中只有一个原子出现而在第二个物质中出现多次。这样便于观察和计算出中间产物的系数来。

上一篇:2013高考试题
下一篇:初一历史试题

为您推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是什么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探究“婵娟”的深层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诗词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婵娟”这个词,尤其是在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这个“婵娟”究竟有何深意呢?本文将从婵娟的字面意思、文化背景、象征意义、文学应用以及当代解读等方面进行探讨。一、婵娟的字面意思“婵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形态美好、容貌秀丽的女子。在古代诗词中,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圆润,因此“婵娟”也有“明月”之意。二、文化背景“婵娟”这个词的文化背景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传说中,嫦娥奔月之后,化身

2024-03-11 20:28

烟花三月下扬州什么意思,烟花三月下扬州:探寻扬州春季的独特魅力

烟花三月下扬州:探寻扬州春季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一句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表达。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不禁对扬州的春季心生向往。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寻扬州春季的独特魅力。“烟花三月”是指春天的三月,而“烟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扬州,春天的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如樱花、桃花、杏花等,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诗如画。此时,漫步在扬州的街头巷尾,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和生机。“下扬州”则指的是来到扬州

2024-03-11 14:24

怀丙捞铁牛

怀丙捞铁牛1.引言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个关于智慧与勇气的故事,那就是“怀丙捞铁牛”。这个故事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它讲述了一位普通人物的非凡智慧,更因为它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这个故事,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怀丙,一个普通的村民,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乡村。某日,乡村的河流中漂流来一头巨大的铁牛,村民们议论纷纷,不知如何是好。铁牛不仅阻碍了河流的通畅,还可能对村民的生活带来隐患。面对这巨大的铁牛,村民们束手无策。就在这时,怀丙挺身而出,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捞起这

2024-03-08 19: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章概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章概括1.童年与成长这一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保尔成长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从小就开始劳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他通过在工厂的劳动,逐渐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压迫,这为他日后成为革命者奠定了基础。2.革命初识在这一章中,保尔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结识了一些革命者。他参加了革命活动,并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通过这一章的描写,展现了保尔对革命的初步理解和热情。3.英勇战士保尔在革命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他参加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在战场上,他经历了生死考验,展现出

2024-03-08 18:51

音乐家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部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曲等等。这些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竭力肯定人的自强、争取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等资产阶级进

2024-02-07 22:58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引言千里莺啼绿映红,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一幅美丽画卷。它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莺歌燕舞,绿草如茵,红花似火,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天画卷。这幅画卷又是如何通过文学的手法来呈现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二、莺啼“千里莺啼”,莺是指黄莺,啼则表示鸣叫。这里的“千里”并非确指千里,而是形容范围之广。黄莺的鸣叫,清脆悦耳,婉转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文学作品中,黄莺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里就用黄莺

2024-02-02 00:35

加载中...